* 內容簡介 有人說「變老」的過程就是個失落的過程,失去健康、失去至親、失去摯友、失去地位,這些失去逐漸堆積,不經意間成為暮年時的孤獨。 這是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在診間看見現代醫學的工具箱,無法企及的失落與孤獨後,穿梭古今與文人對話,希望透過各種人生故事與感觸,感受「轉念」能帶來的影響。 但這本書並不是要成為解救心理困境的工具書,而是陳亮恭獻給超高齡社會的思想慢籤,希望成為平常日子中的提醒,使讀者都在當中找到與歲月和解、與失去共存、在無常中安住的「適齡」漫想。 面對人生課題時,陳亮恭的轉念之思── 世:世事流轉時 當我們放下對「老我」的執著時,會發現老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而不是生命的尾聲。沒有職場的競爭,沒有養育子女的重責,暮年反而可能是最接近「無我」境界的階段。這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積極的無執智慧。 命:回望豐碩時 如果勤奮是為了證明「我的能力」,為了獲得「我的成就」,那麼即使技藝再高超,也仍然是「我執」的表現。真正的無我狀態是:書法在寫,但不是「我」在寫;進步在發生,但也不是「我」在進步。 老:迎向老境時 詩人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老化不僅是肉體的蛻變,更是靈魂的昇華。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深層對話,與自我的終極和解。 病:體受苦痛時 白居易對疾病做了真實的描述,不刻意美化。但他的轉念智慧令人敬佩,既然身體已經支離破碎,那就甘心接受臥床的現實;慶幸的是,過去還有過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從抗拒到接受、從痛苦到感恩的心境轉換著實不易。 寂:揮別故人時 王維三十一歲,愛妻離世,史書輕描淡寫地記下「妻亡不再娶」,但那三十年歲月,深沉的寂寥或許時時侵蝕著他。王維沒有沉溺於痛苦,而是慢慢學習與孤獨共處。在山水間沉澱孤獨,將失去化為詩意,這是一種溫柔的風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亮恭 高齡醫學領域權威,現任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他常說,自己醫治疾病之餘,更多時候像是吉祥物般讓老病人看看,或是讓病人與家人說說話。 陳亮恭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帶領台灣高齡學術領域的研究擠身國際領先群,至今發表六百餘篇學術論文,引領亞洲開發老化的新理論,且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台灣臨床醫學第一;多次擔任WHO高齡與失智防治專家會議代表,在七大工業國會議上介紹台灣高齡、失智防治的發展,成為會議亮點。 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陳亮恭持續從醫學、學術出發,積極促動跨域銀光產業連結,不停促進科技、保險、食品、通路等各領域產業的高齡創新。 面對生命必然的「失去」,唯有先做心理準備。陳亮恭從文史思索「轉念」,試圖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出醫病且療心的秘訣。 目錄 推薦序 ◆流轉時光中,沉澱平靜與智慧—嚴德發/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醫者文心,歲月如詩—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同遊文學長河,領略安老的智慧—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以年輕的心,持續迎接老年—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適病」哲學,治病且療心—張淑芬/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安頓心靈,傾聽生命的回聲—林靜芸/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暮年心事的創新解方—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修煉「孤寂」,投資與人生的必修課—夏韻芬/財經節目主持人、作家 ◆在歲月中轉念,每一刻都能看清自己—吳若權/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擁有「坐看雲起時」的豁達從容—蘭萱/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家 【自序】 ◆風雨中的種子 【念】 ──歲月如水,靜靜流淌;心靈似月,清輝獨照。晚霞雖近黃昏,卻是一天中最燦爛的時刻;人生日暮時,可塑出最智慧、從容的姿態。 ◆杖藜扶我過橋東 【世】 ──歸隱田園淡然看待世界,是遠離世事;生前不論榮辱、逝去隨天地流動,生命中的眾多追求執著,事後看來不過如此。 ◆羈鳥戀故林,池魚思舊淵 ◆也無風雨也無晴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命】 ──歲月如流水東逝,人生似白駒過隙;《形影神》如山間微光,顯現山道輪廓,指引老年心境的幽微之處。 ◆不喜亦不懼 ◆老年方自少年回 【老】 ──真正的青春不在年齡,而在於心態;梅花不提前世繡,春風仍舊度玉門,只要心中有春,何處不是春。 ◆梅花不提前世繡 ◆為自己的未來寫生 【病】 ──疾病的風依舊吹拂,衰老的步伐仍會逼近;願在變化中等待尋找永恆、在重複中尋找意義、在等待中體驗生命的豐富。 ◆樂天知命了無憂 ◆轉念如詩的川柳美學 【寂】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但孤獨感卻可以通過努力來超越。蜉蝣不在乎朝生暮死,自在振翅飛舞如羽如詩。 ◆明月來相照 ◆落花時節又逢君 ◆生命幾何時 【後記】 ◆靜水深流
English Information
杖藜過橋東:柳風生暖意、杏雨不濕衣;陳亮恭談以心轉境的適齡漫想Walking East with a Cane: Embracing Change and Finding Peace in Aging – Chen Liang-Kung’s Reflections
內容簡介
Is aging just a process of loss—health, loved ones, status? Leading geriatrician Dr. Chen Liang-Kung observes that modern medicine can't fill the gap of loneliness and loss in old age. Drawing wisdom from history and personal stories, he invites readers to rethink life, acceptance, and letting go. This book is not a typical self-help manual, but a thoughtful gift for those entering an aged society: reminding us to find reconciliation with time, coexist with loss, and find peace amidst life's uncertainties.
Dr. Chen draws upon ancient poets, philosophy, and his rich medical experience, sharing perspectives on transformation, purpose, and aging. From overcoming pain to embracing solitude, these essays inspire readers to shift their mindset, cultivate gratitud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each stage in life.
作者簡介
Dr. Chen Liang-Kung is a renowned authority in geriatric medicine, currently serving as Director of Guandu Hospital and leading research in aging at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He is recognized globally for hi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and regularly represents Taiwan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ging and dementia.
Perfect for anyone reflecting on the journey of aging, or seeking wisdom for life's inevitable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