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相遇:一場從終點回溯原點的靈魂告白,謝哲青2025全新創作!(限量附贈「黑暗.相遇」光影透卡) (ISBN: 9789573343493)

謝哲青

Regular price $36.95

黑暗是一面溫柔的倒影, 照見曾經掙扎、充滿渴望的自己。 謝哲青2025年全新創作! 一場從終點回溯原點的靈魂告白, 一部幻生自傷痛與希望的陰翳禮讚! 自我的探索、永恆的寂寞、死亡的記憶、靈魂的歸宿…… 也許,我們所有的旅行, 都是為了遇見這樣的片刻: 在黑暗裡,接受自己的脆弱, 然後,繼續前行…… ❈ ❈ ❈ 黑暗,不單意指隱匿,更是由秘密織就的沉默。 黑暗,也不是空洞虛無,盲目無明。 它穿透已知、未知與無知, 帶我潛行至靈魂最深邃幽微的角落, 揭露最曖昧隱晦的心事。 在時光的盡頭,我的旅程有返途,也有歸路。 所有留連、依戀、緬懷與難捨, 都在不肯離去中,一一告別。 過了好久,我才明白,所有的離我而去, 或許,有那麼一天,能在黑暗中,重逢。 ――謝哲青 生命中每一個片刻,我們就像站在一張不斷拋出提問的答題台前,反覆進行人生的選擇題。直到世界在眼前凋零,靈魂沉入最深的海底,猛然驚覺,我們已被黑暗重重包圍。但黑暗並非危險的存在,而是看清自身輪廓的唯一背景,並在與世界的對峙中,為我們揭示生命的真相。 其實,沒有什麼比流浪更加矛盾。要追尋什麼?把持什麼?每一種選擇,都是對極限的試探,每一個遺憾,都是對脆弱的承認。唯有凝視黑暗,傾聽沉默,才能洞悉靈魂的掙扎,就像書中的10個藝術心靈――不完美、充滿傷痕,卻真實無比。一如黯淡之後的星光更加迷人,歷經磨難的生命,也將更加璀璨耀眼。 ❈ ❈ ❈ ▍書封設計說明 【生成的瞬間】 我們從黑暗中學會想像,然後創造。 畫面像是在靜默中浮現、蔓延的思緒痕跡, 不是表現黑暗本身,而是黑暗中思想的生成節奏。 圖像從模糊開始,向外擴張, 對應「起於未知→聯想→創造」的心理三段式。 創造不是來自光,而是從黑暗深處不斷浮現的念頭。 ――設計師/蔡南昇 ❈ ❈ ❈ 10個在黑暗中掙扎的藝術心靈, 10場穿越回憶餘燼的的生命突圍! ▍遇見.永恆|與神較力的使徒――雅各 超越性的假設,或許意味著,孤獨與永恆之間有某種聯繫。 我們只有在孤身一人時,才可能遇到、看到、聽到,甚至是,與神搏鬥。 ▍遇見.寂寞|瞻望愛情的詩人――茨維塔耶娃 她若活在今天,命運會不會對她多點體貼?她懂得愛、願意愛、也勇敢愛, 即使在時代的無情中滅絕自我、燔祭自我,也要去成就一段愛。 ▍遇見.曾經|雕刻記憶的紳士――納博科夫 面對碎裂缺角的紀念回憶,斷捨離,應該是不置可否的順勢療法。 那曾經百轉千迴、奮不顧身的,原來,在我們別過頭後,就無足輕重了。 ▍遇見.希望|尋光的畫家――梵谷 他的人生如同一部暗黑版的《追憶似水年華》,他將苦苦掙扎的傷感向下延伸, 在沉窒的黑暗中汲取自我顯化的能量,同時也向上生長,捕捉太陽,捕捉希望。 ▍遇見.歸宿|平庸邪惡裡的倖存者――策蘭 我看到「存在」如何壓垮人的靈魂:歷史的創傷、個人的悲劇, 以及信仰的失落,都在塞納河的流水中找到了最終的歸宿。 ▍遇見.幽遠|深海中的漂流者――亞歷山大 坐入玻璃潛水鐘的國王,命令臣子將他沉入最幽遠的黑暗。 但上岸之後為何餘悸猶存,直說海底是一個連諸神也想遺忘的可怕所在? ▍遇見.沉默|找尋靈魂出口的小說家――昆德拉 沉默,究竟是為了文學?或是其他晦澀不明的原因? 他為自己的生活貼上封條,禁錮在漫長的無言中,生怕陌生人,偷走他的靈魂。 ▍遇見.召喚|生命的旅人――謝哲青 益智問答不只是遊戲,真正的勝利,是比昨日更認識自己。 這場沒有界線,也沒有終點的靈魂跋涉,為的是――回應世界的召喚。 ▍遇見.純粹|返元歸真的音樂家――坂本龍一 每一首曲子的間歇,都是靈魂的喘息,每一次低頭,都像是對過往深深的告別。 我望著疲憊卻沉穩的指尖,聽見他在音樂裡為死亡留座,也為愛與記憶保留餘溫。 ▍遇見.浪漫|以有限對抗無限的寫實巨匠――切爾蒙斯基 在廣袤的草原上、狂吼怒號的風中,他找到自己繪畫的語彙:構圖的動態、 空間的無垠、自由的氣息,以及對生活本身,一種帶著憂傷詩意的浪漫凝視。